Do you want BuboFlash to help you learning these things? Or do you want to add or correct something? Click here to log in or create user.



[原创][开心马骝2015]最近看了几个诋毁中医的帖子,我来说说。也算是科普了


spinit();

色友推荐:[ 吉祥坊VIP厅:6112.COM]

华人首家线上赌场旗下BBIN平台!实力巨献,大额无忧,1元即可存取款,美女荷官在线发牌,陪您HiGH翻天。60万彩金征求赢家中~更多精彩尽在吉祥坊乐城。6112.COM
6112.com

[澳门皇冠赌场:6650.com]

澳门皇冠赌场24小时AV女忧在线发牌,真人百家乐,龙虎斗,牛牛,AV捕鱼王,上万款老虎机游戏。百万提款3分钟火速到账,每日千亿红包雨疯狂抢不停;天天返水1.5%无上限!6650.com
6650.com

首先阐明两个观点:1.现在不是中医不好,而是好中医(医生)少了。2.如果单凭某几个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就一巴掌把中医打死,那中医也就没什么存在几千年的意义了。

人可以不知,但不可以把无知当做炫耀的资本。也希望各位榴友有明辨是非的能力,不要人云亦云。

本人毕业于国内某211院校,现就职于某三甲综合医院。觉得可疑,需要我证明的,私信我,给你证明。

广义上的中医,即祖国医学,不仅包括汉医,也包括大家熟知的藏医、蒙医、苗医等,今天只讲狭义的中医,也就是汉医,因为其他的我不懂,所以不胡说,也不妄加评论。

说到中医,我也觉得有些悲伤。一方面,中医在中国真的是消磨殆尽了,全世界的中医药市场90%不是中国人占领着,而是被我们的小邻居-日本所占领,最有名的莫过于大家熟知的“汉方”。另一方面,被一些商家给玩坏了,比如鸿茅药酒、参灵草等,甚至打着中医的幌子骗人的小门诊。置于为什么,后面再提。

中医有优势,也有弊端,这件事要辩证的看。

先说说中医的医学理论。西医的理论基础是解剖、组织胚胎学、免疫学、生理学、生物化学,以及西药的成分学说,而中医的理论基础是阴阳学说、五行学说、辨证施治等。这个就像对于太阳来说,有的人说太阳的圆的,有的人说太阳会发光,两个人说的都没有错,只是从不同的维度去阐释了自己的认知。

我现在供职于外科系统,其实西医的思维并不复杂。比如,骨头折了,那就手术把骨头接上;肺上有一个肿瘤,那就手术把肿瘤切掉;颈动脉狭窄了,最初是把斑块剥脱下来,后来发现可以使用支架这种创伤更小的方法就改用支架了,用了几年支架后发现支架血管内再狭窄的风险高于剥脱术,现在各种学术会又开始宣传选择剥脱术了;这几个例子确实是西医的优势。我再举几个例子说说中医,口腔溃疡,我相信很多人被此困扰过,反复发作,每次发作都痛不欲生。按照西医的思路,属于维生素缺乏症,是一种自限型疾病,两种办法,一是补充维生素,往创面上撒维生素,这酸爽我想很多人试过,眼泪都出来了,另一种办法是等着它会自己好,自限性疾病嘛,可等待期间的各种不能吃不能喝的痛苦,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。而中医的办法明显要高明许多,通过辨证,推断疾病的属性,使用对其有对抗属性的药物来对抗,具体的不解释了,比较复杂难懂(这是中医的劣势,想具体了解的可以买一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《中医基础学》看看),也就是中医里的相生相克,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药----北京同仁堂的口腔溃疡散,大概两块钱一支吧,一点点药粉抹在创面上,药粉自动牢牢的贴在创面上,不疼,喝水也不会冲掉多少,用两天不知不觉的好了,没了痛苦的过程,而且你会发现以后再发生口腔溃疡的频次在降低;再举个例子,感冒,有医学常识的人知道西医里是没有感冒这种说法的,西医里根据发病位置分别叫做上呼吸道感染或下呼吸道感染,而中医对感冒的辨证大概是火症、寒症、实证、虚症不同的分型。西医就是各种类型的消炎药,抗菌药,中医对不同的分型采取不同的施治方法,比如桂枝汤、麻黄汤等,举个我自己的例子,以前冬天感冒发烧后,各种退烧针、退烧液一起上,第二天发烧好了,头也晕晕的,感觉自己又长高了;现在冬天再发烧,2000ml水+4粒连花清瘟胶囊+刮痧,第二天整个人说不上神清气爽,但也不至于没精打采。

再说说这些年中医的发展。
第一件事,屠呦呦的青蒿素,我不认为这是中医的一次胜利,因为青蒿素只不过是传统中药药材里发现的一种物质而已,应该属于西医范畴,因为正统的一副中药是分君臣佐使的,而单一的成分显然并不能组方。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文章一开始说鸿茅药酒、参灵草是骗人的。人参、灵芝、冬虫夏草确实是好东西,但中医不认为好东西相加就会对人有益。古代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,古代一皇帝得了一种病,太医院的太医想尽了办法也没治好,来了一个民间的名医就治好了,不是太医们不知道怎么治,而是皇帝是一种火实证,太医们在当时的规制里不能用泻药,用泻药有谋杀的嫌疑,而民间的名医则不受这种束缚,一副泻药就足矣。
第二件事,不可用成分学说来解释中药,因为中药之所以能治病,不是靠某些成分,而是靠药性,如果现代医学从中药里发现了某成分正好治某病,我只能说这叫不谋而合。
第三,关于实验。现代医学讲究实验,做平行对照实验,即实验组与对照组,这种实验是从西医开始的,现在的中医也在做,我有个本科时候的学妹,现在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读博士,她们也是有实验的,最近在做一个膝关节针灸方面的平行对照实验。所以说,中医也是有实验的。
第四,中药的劣势。中药大概分丸、散、汤、膏,其余几种还好说,作为主要治疗剂型的汤剂,极不容易获取,需要使用专门的容器熬制(不能用金属器皿,否则会改变药性),且味道体验不佳,虽然现在有不少医院代煎,但一次也煎不了多少,一趟趟的跑不说,保存也是问题。
第五,中药的未来。我们也不必过于悲观,可以看到在我国台湾、香港、广东等,中医药还是有着不错的市场,像海南广西的朋友经常会吃一些代购过来的中成药。我也有幸体验过媳妇去台湾旅游给带回来的《免晕车液》红色包装,淘宝上没看到有,有次出差喝了一瓶,真的,体验非常好,不像西药,吃完困得不行。也许借鉴日本的汉方会是中药未来的出路。
第六,前段时间国家药监局取消了红花注射液等几类中药注射剂,禁止使用。怎么说呢,我是支持的,但也是反对的。首先,错不在红花,而是错在了使用方法,红花本身的活血化瘀功效没得说,但是硬生生的提纯并输注到血管里就不对了。出现了过敏反应也不是红花的错,而是纯度不够。就像青霉素在国内要做皮试一样,西方发达国家的青霉素是不用皮试的,纯度达到了,不含热源和过敏物质就不用了。类似的例子我知道的还有罗哌卡因,我们的无痛分娩一定要用进口的罗哌卡因,商品名叫耐乐品,如果使用国产的罗哌卡因,产妇就会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等症状。

太晚了,不想说了,有时候真的是无力去吐槽一些人。明明自己无知,偏偏要把自己的无知吐露出来,哗众取宠,误导大家。在此,我也希望泯泯大众,多一些辨别是非的能力,不要轻信、误信、偏信,一定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。晚安~

对了,推荐大家两个网站,中国知网、万方医学网,学术网站,多看看科学的,少看微信上大叔大妈分享的心灵鸡汤,有毒。


Summary

statusnot read reprioritisations
last reprioritisation on suggested re-reading day
started reading on finished reading on

Details



Discussion

Do you want to join discussion? Click here to log in or create user.